|
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阶段与全视网膜光凝疗效关系评价 |
|
作者:马景学 文章来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点击数:807 更新时间:2012/9/13 11:58:00
|
|
目的 评价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RNV)发展阶段与激光疗效的关系。 方法 68例患者101只眼,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相干断层成像(OCT)分为四组,分别是生长前期组、视网膜前NV芽组、视网膜前NV叶组、玻璃体-视网膜组,所有组均进行PRP治疗。观察光凝前及光凝后1.5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RNV渗漏消退情况和OCT中RNV形态变化。 结果 1..BCVA在PRP后1.5个月时,生长前期组、视网膜前NV芽组和视网膜前NV叶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与玻璃体-视网膜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RP后3个月、6个月时,生长前期组、视网膜前NV芽组和视网膜前NV叶组三组之间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这三组与玻璃体-视网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视网膜前NV芽、视网膜前NV叶和玻璃体-视网膜三个组RNV渗漏面积PRP后随访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PRP后6个月RNV渗漏面积下降最为明显。生长前期组、视网膜前NV芽组和视网膜前NV叶组的有效率与玻璃体-视网膜组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PRP对RNV生长前期、视网膜前新生血管(NV芽和NV叶)的疗效较好,对于玻璃体-视网膜阶段的RNV疗效较差。 2.对于处在RNV生长前期,尚未出现RNV的糖尿病患者,及时进行光凝治疗,可以有效稳定视力,延缓病情发展。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如何从眼底及FFA表现拟诊PCV? 下一篇会议投稿: 开放性眼外伤二期玻璃体手术介入时机的探讨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