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实验表明表观遗传学尤其是组蛋白的乙酰化及去乙酰化在炎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了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酰化在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从而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 取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病理室保存的人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移植术时切除的标本5例及正常角膜组织5例做为对照,行石蜡切片,脱蜡至水,柠檬酸高温抗原修复,应用0.5%过氧化氢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分别滴加抗人乙酰化组蛋白3(H3)、乙酰化组蛋白4(H4)、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及2抗体,以ABC染色法进行抗原放大,以AEC法显色,苏木素复染,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抗原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角膜组织相比,真菌性角膜炎标本乙酰化的组蛋白(H3及H4)表达明显降低,相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2)表达显著增高。
结论 组蛋白乙酰化与组蛋白去乙酰化的平衡失调,尤其是组蛋白去乙酰化活性的升高可能与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有重要的关联。因此抑制组蛋白的去乙酰化过程可能成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