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临床疗效评价           ★★★
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高岩 文章来源: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太原爱尔眼科医院 点击数:344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评价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及在囊袋内的旋转稳定性。
方法  对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伴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法,A组:7例11眼根据软件计算确定Toric IOL型号及轴位,植入Acrysof Toric IOL,并准确放置于目标轴位。B组:11例18眼植入SN60AT IOL(眼轴为: 26.58~29.41mm,平均:27.80±1.13mm,角膜散光:1.25~3.75D平均: 2.30±0.91D,人工晶状体度数为+6~+11D,平均:9.45±1.49 D。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术前、术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术后散光、高阶象差及对比敏感度、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与预计矫正散光和人工晶体的旋转度并进行分析。
结果  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A组: 0.69±0.28,B组0.51±0.18,最佳矫正视力:A组: 0.79±0.27,B组: 0.76±0.22,均明显高于术前裸眼视力: 0.12±0.09,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28±0.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裸眼视力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散光为:A组: 0.5±0.48D,明显低于术前散光: 2.30±0.91D,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78±0.89D与术前散光2.30±0.91D相比,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散光相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对比敏感度及高阶象差均优于B组。A组中术后3个月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1.35±0.47D ,与预计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1.48±0.28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与术后第1天人工晶状体的柱镜轴位相比较,术后3个月人工晶状体的旋转平均为4.11±3.18,其中81.8%(9/11)的旋转度在5°以内。
结论  Acrysof Toric IOL对于矫正白内障患者伴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与传统球面IOL比较,可以明显的提高术后裸眼远视力及患者的功能性视觉质量。并且矫正散光可预测性强。良好的囊袋帖附性保证了它植入高度近视眼囊袋内后的长期稳定性。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