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关系分析 |
|
作者:欧阳艳玲…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0031 点击数:1051 更新时间:2007/5/28 16:31:16
|
|
目的:分析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VMD)家系的基因(VMD2)突变并描述家系内患者与
非患者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对BVMD一个家系5名患者和10个正常人进行全面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底,FFA,OCT,EOG,ERG,视野等。对所有患者和部分正常人抽取外周血,应用直接测序法对VMD2基因进行基因筛查。结果:4名有典型黄斑部表现,分别位于Ⅰ期,Ⅱ期和Ⅳ期;1名患者黄斑部未见明显异常但EOG示其Arden比<1.55而确诊,位于0期。5名患者均有VMD2基因的突变:903T>G。家系中10人眼底未见明显黄斑部病变,均未见VMD2基因的突变。患者均于19-20岁出现视力改变,均伴有远视。结论: 4例所有伴黄斑部改变的BVMD患者VMD2基因突变导致的氨基酸改变。1例仅有EOG异常而黄斑部正常外观的患者也有VMD2基因的改变。VMD2基因和异常的视网膜功能相关,可以不伴有黄斑部表现。BVMD病家系中VMD2表现型与基因型密切相关,VMD2基因突变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VMD2基因突变筛查可用于BVMD的诊断和遗传咨询。
|
|
|
会议投稿录入:xiaoxu1111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OCT 在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中的应用 下一篇会议投稿: 内界膜剥离与黄斑区光凝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对比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