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0届全国会 >> 斜视与弱视10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的立体视觉观察         
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的立体视觉观察
作者:王昆明,… 文章来源: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点击数:1846 更新时间:2005/6/13 22:51:46
【摘要】目的:观察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立体视觉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7例门诊治疗的弱视患儿在视力恢复正常时用同视机行远立体视、用颜少明等的《立体视觉检查图》行近立体视检查,并记录他们初诊时的年龄、视力、屈光状态,弱视的类型、治疗过程和持续时间、治愈时的年龄等,分析这些因素与患儿远、近立体视觉的关系。结果:57例患儿中,①初诊年龄最小23个月,最大87个月,平均(60.22±15.95)个月。②视力正常时年龄最小46个月,最大120个月,平均(84.18±17.28)个月。③从开始治疗到视力恢复正常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72个月,平均(23.56±15.50)个月。④用同视机检查55例,具有Ⅰ级功能(同时视)者1例,Ⅱ级功能(融合)者10例,Ⅲ级功能(立体视)者39例,无功能者5例。⑤行近立体视检查56例,无近立体视者16例,800”者5例,600”者2例,200”者2例,100”者10例,60”者7例,40”者14例。⑥在远、近立体视的形成上,患儿的初诊年龄之间无显著差异(χ2=4.773, P=0.092;χ2=0.069, P=0.966);患儿的治疗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χ2=1.848, P=0.397;χ2=1.916, P=0.384);弱视类型之间有显著差异(χ2=12.454, P=0.006;χ2=17.084, P=0.001),即屈光不正性和子午线性弱视预后好,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预后差。⑦在远立体视形成上,患儿视力正常时的年龄之间(χ2=0.643, P=0.725)和患儿的屈光度之间(χ2=3.045, P=0.218)无显著差异;而在近立体视形成上,患儿视力正常时的年龄之间(χ2=11.41, P=0.003)和患儿的屈光度之间(χ2=8.073, P=0.018)有显著差异,即年龄大(≥97个月)、屈光度数大(≥6.25D)者预后差。结论:在平均初诊年龄小于5岁,治愈年龄小于7岁的本组57例视力正常的弱视患儿中39例获得远立体视,21例获得近立体视。年龄大、屈光度数大者可获得远立体视,但近立体视恢复困难。
会议投稿录入:lijuan_l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