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男性、34岁、患者8年前右眼时常闷胀伴视力下降,6年前在外院右眼诊断青光眼,左眼“正常”。行右眼小梁切除术。因左眼反复闷胀三年,视物障碍一年来我院就诊。否认眼外伤史及全身病史。查:Vod 光感Vos0.8,眼压右眼19.2mmHg、左眼34.6 mmHg,右眼结膜滤过泡Ⅰ型,前房浅,瞳孔散大4mm直径,虹膜周切口通畅,晶体透明,C/D1.0。左眼结膜无充血,前房轴深>4CT,周边前房1/3CT,瞳孔3mm直径,晶体透明,C/D0.8。前房镜检查:右眼:N3-4(全粘闭)滤过口通畅、左眼:N3-4(粘闭3/4)。视野:3°-7°管状视野。诊断:1左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晚期)2右眼抗青光眼术后。
讨论 该患者26岁右眼先发病,5年后左眼发病,其双眼均具有窄房角并关闭;眼压升高;视神经损害特征,体查排除继发因素,符合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但患者首诊未做出左眼的诊断与治疗。临床上原发闭角青光眼多发于45岁以后,尤其老年人,年轻人少见。流行病学资料表明:40岁以上患病率为1.37%,而2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仅为0.62%。在慢闭患者中30岁以上占94%,30岁以下占6%。,慢闭发病年龄往往较急闭早。因此,临床上对青年性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根据双眼相同的窄房角,排除继发因素后应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以避免延误造成进一步的视功能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