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T治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前后视觉质量变化 |
|
作者:孟晓红 文章来源: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重庆 400038 点击数:1990 更新时间:2007/6/20 13:45:48
|
|
目的:初步评价PDT治疗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前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变化
方法:PDT治疗43例48只眼病例分布:高度近视17例18只眼、中渗12例12只眼、AMD14例18只眼,男性18例20只眼,女性25例28只眼,单眼治疗38例,双眼治疗5例,年龄21-79岁,平均41.53岁,视力0.1为23眼(其中手动和数指视为0),平均0.04;≧0.3为7只眼,平均0.391;<0.30.1为13眼,平均0.126;采用主观测评量化表和视力,对比度视力、对比敏感度、视野检查、Amslar表,近视力阅读能力检查,分析结果。
结果:1主诉视物变形:平均改善46.4%、无改善者占42%,加重者占11.4%,2暗点变化:消失11%、减轻42%、不变32%、加重13%。3治疗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术前视力≧0.3)提高2行以上者7只眼占100%,术前视力<0.3术后提高2行以上者占51.5%,视力稳定不变者31.25%,下降15.25%。随访1年以上,视力稳定为73%。3对比度视力变化:治疗后2周、1、3、6个月的平均高低对比度视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其中在1个月时提高最明显。随访6个月以上时,高对比度字数增加3行以上者占71.35%,低对比度字数增加3行以上者占48.3%。4对比敏感度变化: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3个月对比敏感度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以低空间频率的变化最为明显。5黄斑中心视敏度平均增加者占51%,下降为37%,基本保持不变者为12%。6 Amsler表显示有好转为36%,不变为48%,加重16%。
结论: PDT治疗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可以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是对综合评估PDT治疗后患者视功能的有益补充。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不伴有黄斑裂孔的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的玻璃体手术 下一篇会议投稿: 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诱导兔眼基底部玻璃体脱离的实验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