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κB圈套寡脱氧核苷酸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
|
作者:金绘祥、… 文章来源: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青岛眼科医院 青岛市燕儿岛路5号 266071 点击数:1252 更新时间:2007/6/19 11:08:59
|
|
目的研究前房注射NF-κB圈套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s,ODNs)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前房内的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三组BALB/C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供体角膜植片来自于C57BL/6小鼠。A组:单纯角膜移植组;B组:NF-κB杂码ODNs组;C组:NF-κB圈套ODNs组。B组与C组分别在术中和术后3天、5天前房注射1μg/μl NF-κB杂码ODNs或NF-κB圈套ODNs 2μl。术后定期观察、记录角膜植片的各种变化。2、于术后不同时间,免疫组化分析各组虹膜睫状体中CD11c、CD80、CD86等的表达,以及局部CD4+ T细胞的浸润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测角膜植片炎症细胞的浸润; RT-PCR检测虹膜睫状体组织内CCR5、CCR7、IFN-γ、IL-4和IL-12p40 mRNA的表达。结果1、单纯角膜移植组、NF-κB杂码ODNs组、NF-κB圈套ODNs组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5±2.4天、13.8±2.6天、22.9±4.8天,三组之间排斥反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9.691,P=0.000),C组角膜移植片的存活时间较其余两组延长(P=0.000)。2、角膜移植术后虹膜睫状体中DC的活性标志CD11c、CD80、CD86在A、B表达组逐渐增多,至术后2周左右排斥时达高峰,同时局部伴有大量炎症细胞以及CD4阳性表达的T细胞浸润。而同期C组虹膜睫状体中CD11c、CD80、CD86的表达以及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较A、B组明显减少。3、角膜移植术后A、B组虹膜睫状体中IFN-γ和IL-12p40等Th1型细胞因子以及CCR5、CCR7等趋化因子受体mRNA转录量升高,而Th2型细胞因子IL-4则无表达。C组各时间点IFN-γ、IL-12p40、CCR5、CCR7mRNA的表达上升不明显,而IL-4转录量升高。结论 前房注射NF-κB圈套寡脱氧核苷酸能够有效抑制小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抑制虹膜睫状体中DC的活化,减少虹膜睫状体内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是其在前房内的抗排斥作用机制。虹膜睫状体DC的活化可能是启动小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重要环节。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角膜上皮修复作用的探讨 下一篇会议投稿: LASE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