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SIK治疗近视术后角膜非球面性变化多因素分析 |
|
作者:季鹏 毕宏…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中心 济南施尔明眼科医院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48号 250002 点击数:1238 更新时间:2007/6/12 15:52:05
|
|
目的 探讨LASIK治疗近视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性的变化并对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患者87人(173眼),采用Orbscan-IIz裂隙光扫描地形图检测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患者角膜形态学数据用K&QValue计算软件得出角膜中央6.0mm区平均屈光力(K值)和角膜非球面指数(Q值),术前和术后6个月四阶球差值采用Zywave像差仪测量,分析手术前后Q值与K值、四阶球差的相关性;记录术中治疗光区直径和切削深度,采用多元逐级回归分析探讨手术中切削深度和治疗光区直径对LASIK手术前后Q值变化的影响并计算出回归方程。结果 手术前后Q值分别为-0.12±0. 09,1.09±0.54; K值43.53±1.55D,38.02±1.79D ;四阶球差值-0.13±0. 15µm,-0.57±0. 21µ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Q值与K值和四阶球差负线性相关(r=-0.29、r=-0.54, P<0.01),K值和四阶球差无相关性(r=-0.001,P=0.99);术后Q值与K值和四阶球差负线性相关(r=-0. 76、r=-0. 77, P<0.01),K值和四阶球差正线性相关(r=0. 50,P<0.01);手术切削深度对手术前后Q值变化量影响最大二者正线性相关,标准化的偏回归系数( Beta)=0.80,治疗光区直径作用次之二者负线性相关Beta=-0.15。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术后角膜非球面指数有正性增大趋势,角膜曲率变平坦,四阶球差增大,角膜非球面指数的增加和手术切削深度正线性相关,与切削区直径呈负线性相关。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Q值调整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矫治度数的影响 下一篇会议投稿: LASIK术后角膜基质床厚度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相关性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