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LASIK手术前术后球差变化的诸因素分析 |
|
作者:季鹏 毕宏…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中心,济南施尔明眼科医院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48号 250002 点击数:1269 更新时间:2007/6/4 17:05:21
|
|
目的:探讨LASIK手术的切削深度、治疗光区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对术后球差变化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94人(185眼),术前用Obscan裂隙光扫描地形图测量术前和术后6个月角膜后表面的前凸值并用其difference map图计算出术后角膜后表面的前凸值,Zywave像差仪测量患者屈光系统四阶球差值,记录术中治疗光区直径和切削深度,术后6个月测量患者球差值并与术前值相减所得即球差变化值用ΔSA表示,采用用多元逐级回归分析手术中切削深度、治疗光区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与术后球差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术前四阶球差值-0.08±0.16μm;手术切削量均值为96.11±24.63μm;治疗光区直径6.39±0.25mm,术后6个月四阶球差值-0.96±0.61μm,ΔSA为-0.89±0.62μm,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为41±12μm。ΔSA变化与切削量(R=-0.50 ,P<0.01)、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R=-0.48 ,P<0.01)有负线性相关与切削光区(R=-0.31, P<0.01)成正线性相关。
结论:LASIK治疗近视术后四阶球差呈负性增大趋势,球差变化值与手术切削深度,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呈负线性相关,与切削区直径呈正线性相关。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克隆化rhBMSCs在体外向角膜上皮前体细胞的诱导分化 下一篇会议投稿: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后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