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诱导弥猴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 |
|
作者:张明 夏庆…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中心 610041 点击数:1016 更新时间:2006/6/29 9:25:20
|
|
目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发生于黄斑区且严重影响视功能的一系列眼底疾病的病理改变,临床治疗棘手,通过激光诱导猕猴眼脉络膜新生血管,为探讨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有关疾病研究建立动物模型;
方法:两只猕猴全麻下,Zeiss532激光机分别在两眼的黄斑、两眼的视盘鼻侧光凝,每眼光凝5~6点,光凝以视网膜下产生气泡为击穿Bruch’s膜标志;光凝后29天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结果:光凝后29天眼底检查,黄斑区光凝眼10点有5点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凝斑周围视网膜下出血,血管造影早期强荧光斑,后期明显荧光素渗漏,OCT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处有视网膜下高反光带,局部视网膜水肿;鼻侧光凝10点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为透见荧光;
结论:532激光击穿猴眼Bruch’s膜可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其在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上的表现与人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表现一致。
|
|
|
会议投稿录入:zhangmingscu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转染及其表达 下一篇会议投稿: 玻璃体手术和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对黄斑的影响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