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1届全国会 >> 眼底病11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特征分析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特征分析
作者:刘卫  张…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眼科 上海市汾阳路83号 200031 点击数:918 更新时间:2006/6/26 15:15:18
目的:总结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门诊确诊的ARMD患者98例110眼的OCT图像资料,结合FFA结果描述ARMD的常见的图像特征。 结果:男40例46眼,女58例64眼,年龄44~86岁,平均60.4岁。干性ARMD6眼,OCT图像玻璃膜疣表现为RPE/CCL光反射带局部隆起,反射增强,遮蔽下方脉络膜的反射信号,可有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变薄,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层(PRE/CCL)光带变薄,信号增强。湿性ARMD124眼,其中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32眼(29.9%),表现为RPE/CCL光带断裂,增厚,形成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晰的梭形高反射,其下方表现为中度低反射区,上方神经上皮层常伴囊样水肿;隐匿性CNV60眼(54.5%),表现为RPE/CCL光带断裂,弥漫性反向散射增强,边界不清;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PED)18眼(16.4%),表现为RPE隆起,其下方为中、高度反向散射,不遮蔽其下方的Bruch膜及脉络膜组织反向散射;出血性RPE脱离5眼(4.54%),表现为RPE/CCL光带隆起,深层为中度反射并迅速衰减,脉络膜光带被遮挡;浆液性RPE脱离4眼(3.6%),表现为RPE隆起,下方为液性暗区,可见脉络膜光带;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11眼(10%),表现为神经上皮层隆起,与RPE之间为液性暗区。瘢痕期ARMD2眼(1.81%),表现为RPE/CCL水平出现边界清晰的增厚的强反射区,表面组织和深层脉络膜组织反射减弱,上方视网膜无明显水肿,周围RPE变薄。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有助于ARMD的诊断治疗,与FFA结合可更好的理解ARMD的病变性质、范围与病理过程。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