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1CU)植入后的移动幅度测量
作者:赵刚平 余…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 528000  点击数1004  更新时间:2006/5/31 16:13:30  文章录入:gpzhao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探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植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在眼内的移动幅度。 方法:对并发性白内障2例(3只眼)与老年性白内障20例(27只眼)施行常规超声乳化术。术中植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术后1年时,采用Orbscan II眼前节分析仪与A超分别测量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 在眼内的移动幅度。 结果: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在眼内的移动幅度分别为0.46~1.48mm,平均0.72±0.14mm(Orbscan II眼前节分析仪)以及0.58~1.66mm,平均0.84±0.22mm(A型超声波测量仪)。 结论: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植入后,可以明确地测定其在眼内的移动;1CU IOL的移动幅度可以使人眼获得0.5~1.5D的调节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