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不同术式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祝莲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新区分院  点击数440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对单纯玻璃体切割注气术、玻璃体切割注气术联合巩膜环扎术,以及巩膜外环扎放液注气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率及术后视功能的差异。
方法 高度近视引起的有玻璃体牵引皱襞的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共67例(67眼),以术后视功能改善情况和主观感觉提高程度、黄斑裂孔愈合情况以及脱离视网膜的复位情况作为术后效果评价指标,以术后黄斑形态学改变情况作为预后评价指标,评价不同术式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
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术式的视力改善比较,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式的主观感觉治愈率比较,巩膜外环扎放液注气术术后视物变形治愈率较其他手术低,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巩膜外环扎放液注气术解剖复位率较其余两种术式低,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种术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玻璃体手术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率较巩膜外环扎术高。巩膜外手术黄斑形态学改变总体发生率和黄斑表面膜发生率较玻璃体手术高,提示玻璃体手术预后较巩膜外手术理想。内界膜剥离技术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治疗牵引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前2种术式的黄斑孔封闭及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接近,但玻璃体切割注气术视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巩膜环扎术,远期并发症少,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提高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关键在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在达到视网膜解剖复位的同时,尽可能保护视功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