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铭连  文章来源:河北邢台眼科医院  点击数344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和预后。
方法 对110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头颅CT或MRI、视力、视野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0例患者中,男58,女52,男:女=1.16:1;年龄28~82岁,平均年龄53.47岁。年龄中位数54岁; 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比例分别为40.9%%(45/110)、38.2%(42/110)和32.7%(36/110);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者30例(27.27%); CT显示腔隙性脑梗塞8例(7.27%);33例行FFA检查,合并糖网者5例(4.55%)。56例59眼患者出院时视力提高≥3行(51.8%)。99例103眼行视野检查下方视野缺损54眼;上方视野缺损22眼;其他类型视野损害包括仅留颞侧可视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上下方弓形暗点、管状视野、广泛视野缺损、看不到示标、中心暗点。44眼行PVEP检查35眼(79.5%)显示异常;P100潜伏期延长30眼(68.2%);波幅降低35眼(79.5%);33例患者进行了FFA检查均表现为视盘早期部分或全部弱荧光,随时间延长荧光增强渗漏,晚期强荧光染色。
结论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年龄多在45~65岁(72.73%),全身因素主要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视力损害程度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视野,提高视力。及早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