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视疲劳的诊治探讨
作者:杨旭波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专业  点击数275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视疲劳是用眼时产生的一系列主观症状综合症,发病因素多样化,治疗方法因发病原因而异。为了探讨视疲劳的诊治,我们收集了门诊的48例视疲劳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因素和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门诊的48例视疲劳患者,详细询问病史,除眼部常规眼部检查外,并行遮盖试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眼压检查、验光(包括近距和远距)、双眼视功能检查,对所戴眼镜的焦度进行测定。
结果  在48例视疲劳患者中,有10例干眼,7例为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均为中度远视),8例眼镜配戴不合适(4例为近视过矫,1例为远视欠矫),2例屈光参差(两眼屈光度差异均在4.00D以上),1例间歇性外斜,5例老视,13例为非斜视性聚散功能异常(其中9例为集合不足,2例为单纯外隐斜,2例为集合过度),2例为非老视性调节功能异常(1例为调节不足,1例为调节过度)。干眼的处理主要是热敷和使用人工泪液;未矫正或矫正不准确的屈光不正者进行准确光学矫正;屈光参差者,可以使用软性或硬性角膜接触镜;间歇性外斜者,可以考虑手术;老视者,配戴近正附加眼镜;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给予缓解棱镜或球镜、相应的功能训练。
结论  视疲劳的原因各异,有干眼、未矫正或矫正不准确的屈光不正、屈光参差、间歇性外斜、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等,中老年人还会有老视。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