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干燥综合征国际合作联盟(Sjögren'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Clinical Alliance ,SICCA)是由美国国立卫生院(NIH)资助,针对干燥综合征进行的多国、多中心、多科联合的研究项目,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干燥综合征(SS)规模最大的研究项目之一。这一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染色方法和评分标准用于评价结角膜损伤程度,简称OSS染色评分方法(Ocular Staining Score, OSS)。本文旨对OSS染色评分方法进行介绍并对OSS评分在诊断干燥综合征性干眼病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方法 OSS染色由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和结膜丽斯胺绿染色两部分组成。 OSS评分标准中将每眼分为鼻侧结膜、角膜和颞侧结膜。其中鼻侧和颞侧结膜按照睑裂区结膜着染点的数量进行评分:少于10个着染点为0分;10至30个着染点为1分;30个至100个着染点为2分;大于100个着染点为3分。结膜睑裂斑以及结膜翼状胬肉上的着染点不计入计算。鼻、颞侧球结膜评分相加最高为6分。角膜染色根据着染点的数量、形态以及分布进行评分:无着染点为0分,1至5个着染点为1分,6至30个着染点为2分,大于30个着染点为3分;着染点有融合、着染点位于瞳孔区或者出现丝状角膜炎则在上述着染点数量的评分基础上各加1分。角膜的最高评分为6分。单眼角膜和结膜染色评分之和最高为12分。以2004年 10月~2008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UMCH)参加SICCA研究中符合2002年SS的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的患者共 174人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受检者103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标准化操作规范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Schirmer试验和BUT。使用SPSS软件对174例SS患者双眼结膜、角膜以及总OSS评分分布进行分析,使用 Distances检验OSS评分与Schirmer、BUT的相关性,绘制患者组和对照组 OSS分布频率图,计算不同OSS阳性标准下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干燥综合征患者右眼和左眼的鼻侧结膜评分分别为2.12±1.16和1.89±1.19,颞侧结膜评分分别为1.89±1.19和1.96±1.14,鼻侧颞侧结膜染色总分分别为4.01±2.22和4.14±2.10,角膜染色评分分别为6.61±3.41和6.90±3.19,OSS评分分别为6.61±3.41和6.90±3.19,左眼和右眼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同一眼的鼻侧结膜评分高于颞侧(p<0.01)。角膜染色特征性表现中最常见的表现为着染点融合,其次为着染点出现在瞳孔区,丝状角膜炎最为少见,按上述顺序右眼和左眼角膜出现的比例分别为43.1%和44.8%、20.1%和22.4%、4.0%和2.3%。, OSS和BUT、schirmer试验的相关性分别为-0.573(p<0.001)和-0.404(p<0.001)。OSS的诊断意义大于schirmer检查和BUT检查。以OSS≥5分作为诊断的阳性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和65.0%。
结论 SS染色评分方法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的眼表染色评分方法,OSS评分与BUT、schirmer试验结果有极显著相关性。OSS评分在诊断干燥综合征性干眼病中价值优于schirmer、BUT,有希望成为SS诊断中确定有无眼干燥表现的新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