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遮盖对深层角膜溃疡近穿孔的预控
作者:李静秋  文章来源: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眼科  点击数323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多种致病菌所致角膜基质层坏死和脱落形成的深层溃疡近穿孔行羊膜移植与结膜辨修复(复式遮盖),以减少瘢痕的产生和对视力的影响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方法 回顾分析深层溃疡近穿孔控制感染(抗病毒及抗真菌)后40例41眼,无菌清创溃疡面去除表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采用抗体阴性经无菌处理后的新鲜羊膜,按照角膜溃疡面积大小,修剪成大于溃疡面5毫米大小的新鲜羊膜移植角膜上,对深层溃疡取2—3层羊膜上皮层向上植入溃疡底层深部,将最上层固定在角膜或巩膜上,制作与角膜溃疡深层处邻近的宽大松弛大于溃疡区约10mm的带蒂结膜瓣备用,球结膜瓣尽量分离筋膜使其达最薄状态呈无牵拉感,并将已分离后的结膜压紧在羊膜外层表面后用10—0缝线进行间断缝合固定于邻近角膜溃疡处浅层巩膜表面上,并加压遮盖于羊膜植片上,术后加压包扎24小时。
结果41眼术后有两眼结膜瓣回缩暴露下方移植羊膜,而羊膜无滑脱,有两眼再次球结膜覆盖。并有3眼羊膜自行溶解无一例穿孔。复式组术后重度炎症反应为21.96%,重度瘢痕为17.08 %;复式移植组眼表结构恢复平均为7天。复式组术后一周均供血良好,二周拆除结膜缝线并送回结膜,一个月结膜复位良好,上皮修复无1例发生穿孔。视力从手动至0.6。单式移植(单层羊膜移植)36眼为对照组,有2例穿孔。单式移植组重度炎症反应为41.67%,重度瘢痕为 30.56%;单式移植组眼表结构恢复平均为19天。两组隔日用显微镜裂隙灯观察炎症反应、角膜上皮创口愈合的速度与瘢痕形成的大小及透明度并观察远期视力的变化。复式移植与单式移植两组部位并发症与愈合时间表略。
讨论 羊膜作为载体底物并转化诱导上皮形成,抑制角膜细胞凋亡减轻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其生长因子与周围组织有良好的亲合性,胶原纤维蛋白产生抑制因子可减轻炎症反应,以促进角膜恢复维持组织形态的完整,羊膜填充为溃疡缺损区提供基底膜促进角膜深层溃疡快速恢复,同时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带蒂结膜辨供给角膜丰富血液和药物。羊膜与结膜复式遮盖的双层作用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药物向溃疡处持续渗透,达到控制炎症预防角膜穿孔以保存眼球甚至提高视力起到决定性作用,是角膜表面重建与溃疡恢复成功关键因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