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使用3种台度的眼内照明光和5种浓度的孟加拉红,观察兔视网膜分支静脉血栓形成量效关系及病理学变化。
方法:激发光由150W氙灯产生经0.2mm光导纤维输出。按照注入的孟加拉红浓度(3、6、9、12、15mg/Kg)和照射光强度(600、1000、1400Lux),排列成15种组合,每种组合2只动物,共30只青紫蓝兔。于颞上角巩缘后2mm用20g巩膜穿刺刀做一巩膜切口。放置角膜接触镜插入眼内光纤,注射孟加拉红1分种后,光束贴近视盘0.5-1.5PD远的主干静脉照射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静脉血栓完全形成时间,若20分钟后仍无完全性血栓出现也停止照射。取材观察血栓成分并观察其病理学演变。
结果:(1)73.33%(22/30)动物于照射区形成静脉阻塞,而伴行的动脉无改变最低血栓形成阈值为光强度600Lux、孟加拉红9mg/Kg或光强度1000Lux、孟加拉红600Lux、完全血栓形成的时间与药物剂量(partialr=-0.7895;p=<0.001)、光强度(partialr=-0.9060;p<0.001)呈副相关(2)手术显微镜下发现完全阻塞的血管,病理切片可见血管内皮损伤,形成的血栓充滿全部管腔,以白血栓为主。眼底彩照和荧光造影,可以看见血栓远端静脉迂曲扩张,充盈延迟,沿血管有羽毛或片状出血,阻塞区局部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阻塞静脉3d后开始出现再通,最晚10d平均5.38d.
结论:眼内光纤照明可替代激光仪,联合孟加拉红,建立稳定的兔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模型,操作简单快速,结果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