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侧角膜切口矫正散光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钰森 蓝…  文章来源: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市燕儿岛路5号,266071  点击数1252  更新时间:2007/6/19 14:16:13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在角膜最陡子午线上行对侧透明角膜切口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 方法:选择年龄在56~82岁之间(平均70.42±5.68岁)、术前角膜散光均〉1.0D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例18例(22只眼),在表面麻醉下于角膜最陡子午线上行2.8或3.2mm对侧透明角膜切口,一切口为超声乳化手术的主切口,另一切口仅用于角膜散光校正。术后随访3~6月,测量并记录术后角膜曲率变化情况。 结果:术前术后平均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52±0.26D(范围1.11~2.0D),0.52±0.43D(范围0.01~1.47D)。平均角膜散光校正度数为1.01±0.49D(范围0.2~1.53D),用矢量分析法计算的手术源性散光为1.34±0.58D(范围0.76~2.17D)。术后效果较好,均无切口相关性手术并发症。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在角膜最陡子午线上行角膜透明隧道切口能简便有效的矫正术前角膜散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