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放射性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在眼眶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史季桐  …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100730  点击数1554  更新时间:2007/6/14 10:14:48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前瞻性研究I125粒子在眼眶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44例眼眶恶性或难治性肿瘤患者植入放射性I125粒子。首先进行双眼眶CT及MRI检查,并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上计算出所需粒子的活度及数量。手术摘除肿瘤,术中或术后进行病理检查。根据术前计划,于术中或术后植入0.5-0.9 mCi I125粒子,间隔1cm。术后3天内做眼眶X线、CT检查并进行质量验证。术后严密随访,每3个月进行CT或/和MRI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粒子补种、化疗、外放疗、γ刀及手术治疗。 结果:病理证实本组患者多数为恶性泪腺上皮性肿瘤(21例)及眶内继发性黑色素瘤(5例)。术后评估,绝大多数肿瘤区域达到处方剂量,适形满意。32例随访超过1年(其中8例超过2年),5例超过半年。5例发现粒子移位,3例粒子各丢失1颗,9例视力下降(其中4例失明),5例眼球运动障碍,3例伤口裂开并进行修补手术。11例肿瘤复发,进行粒子补种2例,γ刀1例,外放疗2例,化疗3例,再手术2例,5例远处转移(其中3例死亡)。 讨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是治疗眼眶肿瘤的一种新方法,旨在使肿瘤细胞遭到最大限度地破坏而正常组织相对损伤较小。对其手术适应症、植入方法及保护措施进行了讨论。由于眼眶空间狭小,在一些病例出现并发症难以避免。肿瘤复发及转移的原因较多,如弥漫性肿瘤、粒子剂量相对不足和肿瘤恶性程度高等。放射性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可以有效地治疗眼眶肿瘤。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